近日,中國紡聯領導與專業協會持續走訪地方調研,傾聽企業之聲,破解發展之題,推動現代紡織產業體系建設。
夏令敏一行赴陜西調研
3月7日-8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夏令敏一行赴陜西調研,就當前企業發展現狀、面臨的困難、行業發展情況等話題展開討論。
咸陽市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歷史悠久,是全國最早成立的重要紡織基地之一,也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棉紡織基地,涌現出了“全國紡織的旗幟趙夢桃”等眾多優秀人才,為陜西乃至全國的紡織服裝產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咸陽調研期間,夏令敏一行與咸陽市副市長李忠平及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交流,探討咸陽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路徑和措施。
在西安調研期間,夏令敏一行與陜西經濟聯合會、陜西省紡織行業協會、陜西省工信廳消費品處、陜西總工會財貿金融輕工工會、西安工程大學等有關單位負責人,就地區整體發展情況和產業轉型方向進行了交流。
圍繞2022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和2023年紡織行業發展,夏令敏分別在兩地進行了分析和展望。他提到,2022年,在全球疫情反復演變、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地緣政治危機加劇、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通貨膨脹、貨幣政策等因素影響下紡織行業發展壓力巨大,行業生產波動下降,內銷市場承壓,2023年,紡織品服裝內銷市場有望平穩恢復,消費端復蘇具有積極支撐,新消費理念、網絡渠道等新的發展契機值得期待。
面對未來發展,夏令敏指出,企業一要堅定信心;二要加快科技創新、品牌提升、綠色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三要加快數字化轉型;四要堅持走出去,內引外聯。
圍繞西安、咸陽兩地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夏令敏表示,一是堅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把夢桃精神發揚光大,重振陜西紡織服裝產業雄風;二是強鏈、延鏈、補鏈,在發揮既有優勢盤活存量的同時,積極招大引強培育增量;三是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帶動中小企業良性發展,走集群化、園區化發展道路,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提高產業效率和競爭力;四是鼓勵紡織企業、園區和政府相關部門“走出去”,與產業發達地區的政府、集群、園區、企業開展交流合作,把握沿海發達地區產業布局調整機遇,創造陜西紡織產業發展新空間。
李陵申一行赴蘇州市調研
3月10~11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一行赴蘇州市調研,實地走訪恒力集團、江蘇澳盛、江蘇銳誠、關懷醫療等企業,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科技創新及發展訴求,積極推動當地現代紡織產業體系建設和先進技術紡織品領域高質量發展。
調研期間,李陵申一行先后參觀了恒力集團、江蘇澳盛、江蘇銳誠、關愛醫療等企業的生產車間和產品展廳,并召開座談會深入了解行業企業生產經營現狀、產業鏈供應鏈情況、產品研發進展、綠色和智能制造需求、先進技術紡織品開發及應用拓展等情況。
座談環節,與會代表針對特種聚酯纖維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血液透析中空纖維材料、安全防護裝備等開發及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和展望等議題展開交流。并對如何推進先進技術紡織品領域科技創新,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發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當地現代紡織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中棉行協赴山東鄆城地區調研
3月8~10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聯合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共同赴山東鄆城地區調研,了解當地紡織產業發展近況,走訪多家棉紡織企業,并就鄆城縣紡織產業未來的發展進行座談交流。
據調研了解,棉紡織企業開工情況良好,基本滿負荷生產。企業紡紗原料主要為棉花,當前庫存多在1-2個月。目前多為訂單式生產,其中有部分為春節前訂單,新增在手訂單在一個月左右,基本無產品庫存。
自2011年被授予“中國棉紡織名城”稱號以來,鄆城縣委縣政府始終大力支持當地紡織產業的發展,并積極推動紡織產業不斷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鄆城縣陸續涌現出多家龍頭企業,生產設備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隨著疫情后經濟基本面持續復蘇,企業家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來源:中紡企協、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中棉行協)